日前,水利部公告2021—2022年度全国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结果,我市考核等级再次被评定为A级,全国排名第四位,位列北方各省市第一。2017—2022年,我市水利建设质量工作考核连续6年取得A级成绩,考核名次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。
2022年,市水务局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水利部和市委、市政府部署要求,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,强化水利建设质量监督管理,水利建设质量工作再上新水平。一是同心协力联动,构建京津冀水利建设标准体系。坚持对标行业先进,牵头协调北京市、河北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,联合攻克技术难关,实现三地技术联审、同步报审,高效率发布实施京津冀首部水利行业地方标准《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检测管理规范》,更好助推京津冀水利建设高质量协同发展。二是提升信息化水平,推进智慧工地建设。将加快智慧水利建设纳入全年重点工作,重点水利民生工程全部引入数字平台BIM技术,实现施工场区智慧化管理;率先在行业内开展“数字孪生”工程建设试点,在水利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试点应用“物联网+”技术,广泛采用质量监督APP、水务建设综合管理平台,全市水利智慧监管应用体系初步形成。三是坚持质量为先,建设优质水利工程。按照水利部年度水利工程建设要点,聚焦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的突出问题,结合日常监督检查,制定年度质量提升行动方案,通过开展质量宣传培训、“质量月”等活动,有效提升我市水利行业质量意识,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水平,考核年度内6项工程获天津市水利工程优质奖,4项工程获天津市建设工程优质奖(海河杯),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%。四是树牢底线思维,以查促改补短板。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,对市场主体开展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检查;采取局、处级领导带队检查和监督人员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形式,并适时聘请第三方专家,对市级项目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和质量责任制落实情况等专项检查,全年开展现场检查157次,出动监督人员537人次;对9个项目涉及区开展“四不两直”监督抽查,同步开展区级质量监督履职巡查,发现问题严格督促整改落实。
下一步,市水务局将进一步压实水利建设质量责任,持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监管,加大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、新设备“四新”技术应用力度,改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营商环境,不断提升我市水利建设质量管理水平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开好局起好步贡献水利之为。